國有企業公司制改組如何建賬
摘要: 工商代理、商標代理、財務代理、社保代理;可注冊各類研究院;書畫院;藝術院;設計院;010-51658255
國有企業公司制改組如何建賬
國有企業公司制改組建賬一般采用在沿用舊賬的基礎上進行賬務調整的方法 國有企業以整體或部分資產改組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時,依據新《公司法》 及公司注冊資本管理規定,企業改組時企業的凈資產應當折價入股,折合的實收股本總額不 得高于企業凈資產額;原非公司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應當由具有評估資格的資產評 估機構評估作價,并由驗資機構進行驗資??梢?,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應以資產評估確認后 的凈資產作為國有股股本的折股依據并進行驗資。在實際操作中,折股凈資產額的確定通常 直接以評估結果作為折股凈資產額。將主發起人投入股份公司的出資以評估報告的凈資產作 為出資,并對其進行驗資;對其他發起人的出資以實際投入股份公司的資產作為出資到位。 建賬時采用結束舊賬建立新賬或沿用舊賬冊調整的方法。 在實務中,國有企業公司制改組建賬一般采用在沿用舊賬的基礎上進行賬務調整的方 法。對于主發起人的投資即為按照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和驗資報告在原企業現有賬簿基 礎上進行調賬。但由于以公司設立日為建賬基準日,它與評估基準日必然不一致,造成兩時 點的資產類型和價值有所差異,而企業調賬的數據必須按照批準的評估結果進行,該調賬過 程比較復雜。對于其他發起人投入資產則按驗資報告確定的出資額入賬,此入賬比較簡單。 以下為沿用舊賬冊對原企業的賬務進行調整的主要步驟。 第一步,資產評估基準日(審計截止日)及其以前的會計事項調整。 資產評估基準日一般與改組審計截止日一致,且資產評估行為常常建立在審計調整后認 定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基礎上。因此,首先應按照審計報告中所描述的調整事項對 企業賬務進行逐筆調整。但應注意審計截止日至建賬基準日期間企業是否已對審計調整事項 進行了有意或無意的賬務處理,已進行賬務處理的不能再次重復調整。其次,應根據資產評 估結果將評估增減值調整入賬,這一步要對照資產評估明細表,將資產及相關負債的評估增 值和減值記入賬簿中。再次,根據股權改革方案和驗資報告確定的主發起人投入的實收股本 (實收資本)注銷原企業所有者權益,計入“股本”或“實收資本”賬戶,將評估后凈資產 與實收股本(實收資本)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另外,在調整賬務的同時,還應進行企 業現有會計科目與改組后的新會計科目的對接調整。主要會計處理如下: 1.資產評估增值的賬務處理。對于流動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增值項目,應當按照評 估的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借記有關的資產賬戶,貸記“遞延稅款負債”、“資本公 積”賬戶。對于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則分3部分計入“累計折舊”(原值增值額與評估增值額 之差)、“遞延稅款負債”(評估增值額扣除計入累計折舊部分后余額乘以適用稅率)和 “資本公積”(評估增值額扣除計入累計折舊部分與遞延稅款負債后的余額)賬戶。 2.資產評估減值的賬務處理。對于評估減值的賬務處理,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 號——資產減值》,將資產評估減值計入“資產減值損失”賬戶,增加相應的資產項目減值 準備,然后轉入損益。 3.在經過審計、評估增值和減值項目會計調整后,根據驗資報告確定的實收資本借記 “實收資本”、“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所有者權益相關科目,貸記“股本”或 “實收資本”科目,評估確認的凈資產與實收資本的差額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第二步,通過分析資產評估基準日與建賬基準日期間原企業的經營活動導致資產數量和 形態發生的變化,對其差異進行賬務調整。 由于大部分國有企業改組期間繼續經營,資產評估基準日與會計建賬基準日之間的會計 賬項變動和企業經營會產生利潤或虧損,此期間的經營盈虧根據規定:原企業實現的利潤, 應當上交國有資本持有單位或作為公司制企業國有獨享資本公積管理;原企業經營虧損,由 國有資本持有單位補足,或者由公司制企業用以后年度國有股份應分得的股利補足。會計處 理原則如下: 1.評估基準日發生增減值而且至建賬日仍然存在的資產,經過第一步驟后已對其進行 了調整。 2.評估基準日至建賬日之間資產數量增加的,增加部分按取得資產的實際成本確認其 價值,與評估增減值無關的部分,無需調整。 3.評估基準日至建賬日之間發生的被評估資產的耗用、處置、銷售、折舊等,按評估 基準日的評估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主要項目調整如下: ?。?)固定資產、存貨項目的調整。 若資產評估基準日與建賬基準日之間評估的固定資產報廢或數量減少、存貨流轉消耗, 則此部分評估增值和減值按資產變化方向進行追溯調整。如所減少資產為評估增值,對增值 額應借記“其他應收款”或“資本公積”或“其他應付款”(具體科目依據增值額與評估基 準日至建賬日原企業盈利或虧損比較確定),借記“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值額乘所得稅稅 率),貸記相關資產。如所減少資產為評估減值,則做相反調整,但不涉及遞延所得稅。 ?。?)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的調整。 因企業改組為股份制公司時,評估增值部分已按規定折成股份,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無形資產攤銷時,應依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評估值及重新確定的尚可使用年限等資料計 算折舊和攤銷額,與企業已計提折舊和攤銷額相比較,若大于已計提額、已攤銷額,應進行 補提或補計,借記“其他應收款”或“資本公積”或“其他應付款”(具體科目依據補提或 補計額與評估基準日至建賬日原企業盈利或虧損比較確定),借記“遞延所得稅負債”(補 提或補計額乘所得稅稅率),貸記“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若小于已計提額、已攤銷 額,則做相反調整,但不涉及遞延所得稅。 |
新聞搜索